在果园中套种白三叶草、小冠花、新紫花苜蓿或者种植油菜、豆类等,在生长前期作为绿肥翻压,可与果树扩穴、深翻压绿肥结合,达到育肥土壤,增加土壤有机质,改善土壤结构的目的。也可利用这些牧草作为饲料,饲养羊、猪、兔、鸡等畜禽,畜禽粪便返还果园,作为优质有机肥利用,畜禽产品可增加果农收入。这样就可以延长产业链条,利用生物的多样性维持生态平衡。
在幼龄苹果园中间套作植株矮小、根系浅、肥水需用量小,对果树影响较小且经济效益显著的中草药类,如黄芪、党参、丹参、大黄、柴胡、人参、山药、板蓝根等,以达到作物倒茬和以药养园的目的。
在幼龄果园中间作大葱、大蒜、萝卜、甘蓝、辣椒、西红柿、叶菜类等耐阴或较耐阴类型的蔬菜,利用果园初期间作种植蔬菜,实行精耕细作,不仅能实现当年盈利,及早收回果园投资,而且由于种植菜田有较高的肥水保证,有助于幼龄果树的增根扩冠。
在果园间作生育期较短、植株低矮的黄豆、红小豆、绿豆、黑豆、花生、油菜等,可利用豆科根瘤菌的固氮作用,提高土壤氮素含量,作物的秸杆覆盖果园后翻压,或粉碎做动物饲料利用,其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亦十分可观。
在幼龄苹果园中间作瓜类,如种植西瓜、香瓜、南瓜等,这些瓜果类作物需用水量较少、与果树生长比较协调,经济效益较高,是果园间作中高效益型的经济作物。
在幼龄苹果园中间套种马铃薯等薯类作物,其枝叶茂盛、适应性强、根系较浅、与果树根系交叉较少,在果树阴蔽的条件下,对块茎形成无明显影响,但忌连作,必须与其他间作物实行轮作。
无论采用那种间作方式,必须在果树行间留足营养带,营养带的宽度以树冠大小而定,一般应大于树冠宽度0.3米。切忌为种植间作物而影响果树生长,防止“喧宾夺主”。
在间作物生长期应补施足够肥料,避免间作物与果树争肥争水,影响果树生长。切忌种植需肥水量大的小麦等作物。
在间作物常规管理中,一定要充分考虑果树的生长与发育,如土壤耕翻、施肥、灌水、病虫防治等,在这些农事活动中不能损伤果树的枝叶、花果。
如间作玉米、高粱等高杆作物,虽可形成新的生物群体,改善果园微域气候条件,短期内与果树实现互相依存,但是会恶化果园的通风与光照条件,果园后期病虫害防治工作困难,最好不要间套。一般间作物的高度都应低于苹果树的主干高度。
间作物的植株要矮小,生育期较短,适应性强,与果树需水临界期错开。在没有灌溉条件的果园,种植耗水量大的宽叶作物(如大豆)可适当推迟播种期。间作物应与果树没有共同的病虫害,并且比较耐阴和收获较早等。
为避免间作物连作带来的不良影响,因地、因作物种类,尽量采用轮作制度。如:以马铃薯———大豆———谷子———马铃薯轮作,还可以绿肥作物、谷子、大豆、油菜倒茬轮作。